指南
少买,买得更好
由 Redress 创建
Redress
快速导览
从词汇表中了解更多时尚行业术语。
快速导览
从词汇表中了解更多时尚行业术语。
虽然 Redress 鼓励大家减少购买新衣,但有时我们仍会需要或想要添置新装,无论是全新还是二手衣物。购买新物品并非不可行,但我们可以选择成为更有意识、更负责任的消费者。
作为消费者,我们的每一次消费都是在用钱包投票。我们选择支持哪些品牌,就等于在塑造我们理想中的世界。 因此,我们应该优先选择与自身价值观相符的品牌。为了协助你在可持续时尚的旅程中做出更明智的选择,以下提供一些实用指南。
经验法则
只买你真正喜爱或需要的物品
负责任消费的第一步,就是只购买真正打动你、且实用的东西。这样一来,我们自然会更珍惜、使用得更长久。如果犹豫时心想”或许需要”,答案往往就是”不需要”。所以,请只投资那些能真正启发你的单品吧!
这不代表非得花更多钱在服装上。虽然可持续品牌因严谨选材与公平薪资等因素,价格可能较高,但这绝非实践可持续时尚的唯一方式。选择二手衣物而非新品,同样能减少环境负担——而且更经济实惠。 重点是,无论新品或二手,都请遵循相同的消费原则。



试试:30次穿着规则
在香港,我们发现衣柜里竟有三分之一的衣服几乎从未穿过!1!这提醒我们必须更明智地选择衣物。
2015年,气候活动家Livia Firth发起了「30次穿搭挑战」,鼓励每件衣物至少穿着30次。虽然30只是个象征性数字(我们应该追求穿得更久!),但这个挑战能帮助我们停下来思考:这件衣服是否能长期留在衣橱,. 还是只是一次冲动?长期留在我们的衣柜里,或者是否是一种浪费。 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做个更有意识的时尚消费者!
考量单次穿着成本
快时尚单品看似价格亲民,但若计算单次穿着成本,长期来看反而更不划算。这个概念能帮助我们真正衡量衣物的价值: 将价格除以实际穿着次数,就是每穿一次的花费。快时尚衣物往往追逐流行、品质不佳,容易快速磨损淘汰,导致单次成本居高不下。相反地,一件质感好、耐穿多年的衣物,每次穿着成本反而更低, 才是真正的精打细算!
如何计算每次穿着的成本
- 初始成本:从您为服装支付的价格开始,除以:
- 穿着次数:估计您实际会穿着该物品的次数。
例如,你以1,000港元购买一条牛仔裤,穿100次,则每次穿的成本为10港元。
但如果你购买一件价值 150 港币的衣服,并且只穿 3 次,那么每次穿的成本就是 50 港币。
另一个考虑因素是,高品质服装通常可以转售,收回部分初始成本,而快时尚服装的转售价值很小甚至没有。
购买前
在购物前,不妨多花些时间研究你感兴趣的品牌是否制定了明确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可量化的指标。你可以进一步了解该品牌是否提供支持循环时尚的具体服务,例如服装维修、修改方案, 或是建立负责任的服装回收计划,并确保其对衣物的再循环或回收处理流程保持公开透明。这些细节都能帮助你判断品牌的可持续承诺是否真实可信,从而做出更负责任的消费选择。
您也可以下载Good On You应用程式或查看Fashion Revolution Transparency Index帮助你了解你的最喜欢的品牌在环境可持续性和社会责任方面的得分。
明智消费
检查产品声明
在选购服装时,价格标签只是考量因素之一,更重要的是仔细检视产品的标签、吊牌和产品描述——这些往往隐藏着关键讯息。
- 服装的成分是否包含大部分较好的材料,例如再生材料或升级再造材料?
- 这件衣服是否采用零废弃图案或 3D 针织制作?
- 它是否采用无水染色等“更清洁”的工艺或使用天然染料制造
优先考虑质量
购买衣服时,要选择品质好的衣服,这样衣服可以穿得更久。
- 这些布料耐用吗?摸起来是轻薄还是结实?容易起毛球或钩破吗?衣服能长久保持崭新吗?
- 做工品质好吗?接缝是否完好,会不会散开?扣件和装饰是否牢固?
- 保养说明清楚吗?有些材质比其他材质需要更细致的保养—— 你能够和愿意的正确地照顾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