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ule
关于水资源
由 Redress 创建
Redress
,
2025
来源:联合国
图片来源: Redress
图片来源: Redress
淡水(可饮用的水)是一种稀缺资源。世界上所有的水资源中,只有不到3%是可饮用的。几乎所有的淡水都被封在冰里的饮用水北极和南极洲,我们仅依靠全球 0.5% 的水资源来满足全世界人口的淡水需求。 1
图片来源: McGrawhill Education
图片来源: McGrawhill Education
图片来源: McGrawhill Education
目前,全球约有 22 亿人无法获得安全管理的饮用水 2 ,全球三分之二的地区面临水资源短缺。
1. 時尚渴望
时尚产业实为一个高度耗水的行业。作为全球第二大用水产业 4 ,其制造过程所消耗的水资源,竟占全球制造业导致水资源短缺总量的3.5% 5 。此现象不仅严重威胁农民、工厂工人及周边社区居民获得洁净饮用水与卫生用水的基本人权,更凸显产业必须立即改善用水效率的迫切性。
以一件普通棉质T恤为例,其生产过程消耗的淡水总量可高达2,720公升——相当于一个人900天的饮用水量! 6 接下来,让我们深入剖析这个惊人数字背后的生产链真相。
种植材料
格棉花、亚麻甚至是黏胶纤维的木材等桨叶材料都需要大量的淡水。据估计,73% 的棉花是用来自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等淡水资源种植的。 7
时尚产业的大量用水导致全球水资源短缺, 尤其因为棉花主要生长在世界干旱地区。我们以中亚的咸海为例。来自最新卫星图片显示,咸海90%的面积已经干涸,在乌兹别克和哈萨克之间形成了一片新的沙漠。这是一场人为的环境灾难。 虽然过去世界第三大湖, 这1960年代,咸海因棉花种植需要,流入咸海的河流引流至农场,咸海因此开始萎缩。如今,咸海被称为阿拉库姆沙漠。
资料来源:BBC 新闻,Aral Seas: Man Made Environmental Disaster
这直观地提醒我们,农业和灌溉会对我们的淡水供应造成怎样的伤害。这种情况令人担忧。然而,由于对更多服装的需求,我们对棉花种植和自然资源的需求仍在增长,这进一步加剧了全球水资源供应的压力。
棉花种植业已经受到气温升高和干旱问题的影响。为了种植同样数量的棉花,现在需要更多的水。这是我们当前的气候危机预计全球现有棉花种植区气温上升、干旱、淡水有限、降雨模式难以预测,将持续降低棉花产量。
值得庆幸的是,部分企业正推动创新计画以减少天然纤维种植的耗水量。以棉花田灌溉改善为例,采用地下滴灌技术相较传统地面滴灌,不仅能提升10-30%的棉花产量,更能节省15-30%的用水量。
8
服装制造
您知道吗?在棉质服装的生产过程中,高达65%的水资源消耗都来自漂白和染色工序9
这些取自农场的棉花和羊毛原料,最初多呈现棕色或灰色。为了后续染色,必须先经过漂白处理——这个步骤不仅耗费大量水资源,还需要使用漂白剂等化学物质。接着,为了让织物着色并固色,还需使用染料和其他化学药剂。平均来说,每染制1公斤纺织品就需要消耗100至150公升的水。
10
试想,全球各地工厂为了满足我们对多彩服装的需求,持续不断地进行染制作业,所有这些都消耗和污染了我们的水资源。
图片来源:ReThink、DETERMINANT 和 ECOHUES 推出全球首款棉质无水染料系列
图片来源:ReThink、DETERMINANT 和 ECOHUES 推出全球首款棉质无水染料系列
图片来源:ReThink、DETERMINANT 和 ECOHUES 推出全球首款棉质无水染料系列
值得庆幸的是,创新正在改变游戏规则。例如,Cot吨无水染料是一项突破性的染色技术,每件衬衫可节省 40 公升水。 11 这棉花无水染色制程确保不会危险化学品被倾倒到环境中。
护理衣服
图片来源:Indoor Household Water Use
图片来源:Indoor Household Water Use
图片来源:Indoor Household Water Use
服装从生产到日常使用都伴随着巨大的水资源消耗。 当衣物进入消费者手中后,定期清洗带来的水足迹同样不容忽视——一个四口之家平均每周要洗涤6-8次衣物, 根据洗衣机类型不同,每次洗涤需消耗64-135公升水12 更令人震惊的是,全球服装在洗涤和烘干过程中消耗的水资源总量高达200亿立方米,相当于800万个标准奥运游泳池的蓄水量。 13
2. 水污染
水体化学污染
服装制造涉及多道工序——从纤维种植到布料处理,再到缝制衣服——每个步骤都需要消耗水和化学物质。时尚和纺织业使用的化学品约占全球化学品产量的25%。 14
首先,种植棉花或亚麻等纤维需要使用大量杀虫剂和肥料,以确保植物快速生长,满足时尚产业日益增长的需求。然后,处理织物,漂白剂等添加剂和增白剂需要准备白色表面。之后,化学品和染料混合在一起,形成颜色。有时,在染色过程之后,织物会再次用化学物质处理,以赋予其一些新的特性,例如防水、抗皱或抗菌。
最终,所有含有化学物质的水都被冲走了丢弃作为废物。 据估计,服装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染色和精加工产品。 15 这些化学物质不断排放到淡水系统中,危害周边地区和社区的健康。
图片来源:《Smart Water Magazine》,《快时尚:有毒服装》
许多政府试图透过立法禁止倾倒受污染的水来保护水道免受污染。然而,服装的生产地往往诸如此类的问题腐败使这些法律的执行变得困难,这也让品牌忽视这个问题。在不受监管的纺织厂将污水排入当地水源,导致社区没有安全的饮用水和洗澡水。
世界各地的非政府組織正在提供服務來改善這種情況。例如,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水、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 (WASH) 計畫致力於改善服裝廠工人及其社區獲得清潔水和衛生設施的機會。另一個例子是綠色和平組織的「淨化我的時尚」活動,該活動旨在提高人們對危險化學品污染的認識,並呼籲企業承諾對我們的水系統進行”淨化”。
海洋中的微塑胶:从时尚到食物链
我们今天穿的大多数衣服都是由塑胶基合成纤维制成的,例如聚酯纤维、尼龙和腈纶。在制造过程中以及在生产后,合成纤维在家洗,它们会将微塑胶(极小的塑胶颗粒)排放到流入河流和海洋的水道中。
微塑胶对摄入它们的海洋生物构成威胁。微塑胶对我们本身也构成威胁,它们存在于我们饮用的水、我们吃的食物中,最后进入我们的血液。研究发现,人们每周摄取的微塑胶重量可能相当于一张信用卡
16
.
图片来源:Ocean Wise,《我、我的衣服与海洋》
图片来源:Ocean Wise,《我、我的衣服与海洋》
图片来源:Ocean Wise,《我、我的衣服与海洋》
到 2050 年,因洗衣服而排放到海洋中的塑胶微纤维可能会成长到每年 70 万吨。这相当于约 40 亿件聚酯上衣的总重量! 17
在顶部塑胶被用来制作我们的衣服,时尚产业中塑胶污染更加严重制造珠宝、太阳眼镜、鞋子等时尚物品,以及用于保护和销售时尚物品的所有包装(塑胶袋、衣架)。他们不仅在我们购买衣服时会大量使用,而且在生产过程中以及在将衣服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时也会大量使用。
快速提示
透过认识到我们的衣服对环境和淡水系统造成的有害影响,我们被敦促重新考虑我们的穿衣习惯。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来减少用水量和污染:
- 为了减少浪费水,满载时,请设定适当的水位。如果洗涤量较少,请使用适当的水位设定。
- 使用经过认证可生物分解的植物性洗衣粉或可溶解洗衣片,这样就不会污染水源。
- 选择纸板包装的粉末洗涤剂和可溶解洗衣片,它们可以进一步减少塑胶瓶装液体洗涤剂对环境的影响。
注脚
1 UNESCO(n.d.), SDG Resources for Educators – Responsible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
2 UNICEF;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9), Progress on household drinking water, sanitation and hygiene 2000-2017: Special focus on inequalities.
3 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Institute for Water and Environment and Health: 2023 Global Water Security Assessment
4 Ellen McArthur Foundation: A New Textile Economy: Redesigning Fashion’s Future (2017)
5 Circle Economy, 2024, The circularity gap report, Textiles
6 Baillie Gifford (2019) Fast Fashion – Time to Kick the Habit?
7 Water Footprint In Cotton 2020-2024: A Global Analysis (2025)
8 H2O Global News, “ Cotton Farming and Water Scarcity: Challenges and Solutions ”
9 Determinant, Fashion Solution for Global Water Crisis (2023)
10 Knitting Industry: Nike adopts waterless dyeing technology (2013)
11 Determinant, Fashion Solution for Global Water Crisis
12 Wash Tower, Estimated Laundry Loads
13 Baillie Gifford (2019) Fast Fashion – Time to Kick the Habit?
14 “Water Management in China’s Apparel and Textile Factories” : Business for Social Responsibility (2008)
15 European Parliament: The impact of textile production and waste on the environment (infographics) 2024
16 “No Plastic in Nature”: Assessing PlasticIngestion from Nature to People, The University of Newcastle Australia and WWF. (2019)
17 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 (2017), A New Textiles Economy: Redesigning Fashion’s Fu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