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時尚
如何應對氣候危機?
快速導覽
從詞彙表中了解更多時尚產業術語。
快速導覽
從詞彙表中了解更多時尚產業術語。
什麼是氣候危機?
根據 聯合國 和美國太空總署,氣候變遷是指氣溫和天氣模式的長期變化。這種變化是自然現象,但自從20世紀中葉 ,人類活動是地球氣候變遷的主要驅動力。
在我們正經歷氣候危機,陸地和海洋溫度空前升高,海平面上升,並出現颱風、熱浪、野火、乾旱、洪水等極端天氣。
在世界各地,極端氣候事件正在加速,原因是溫室氣體(GHG)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排放物在下列情況下會大量產生:
- 燃燒石油或煤炭等化石燃料來獲取能源(也稱為骯髒能源), 或者
- 清理土地和砍伐森林,即砍伐森林。
作為製造業中心,亞洲正處於氣候危機的中心。由於許多工廠位於亞洲,生產對環境的影響在更大範圍內波及當地景觀。據氣候觀察組織稱,亞洲每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佔全球的50%¹ . 這也是受氣候變遷影響最嚴重的國家²,和一系列極端天氣狀況擾亂許多人的生命地區。2023年,亞洲的洪水和風暴造成2,000多人死亡, 900多萬人受災。
時尚如何加劇氣候危機?
遏止時尚的碳足跡是當務之急。2021 年,服裝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估計佔全球年度排放量的 1.8%。³ 時尚產業在氣候危機中扮演重要角色 經過:
使用骯髒能源
亞洲佔全球服裝、紡織品和鞋類出口的66%⁴。. 因為大部分世界各地的工廠和生產基地位於亞洲,該地區負責佔全球一次能源消耗的一半以上⁵,小時嚴重依賴骯髒能源(化石燃料)。骯髒能源向地球大氣層排放吸熱污染物,大氣層在地球周圍形成一層厚厚的「毯子」。這正是導致地球過熱的原因。
清理土地
法時尚產業也土地密集型,依靠森林砍伐以滿足對棉花、黏膠纖維、羊毛、橡膠、皮革等天然材料日益增長的需求。 總體而言,預計到 2030 年,時尚產業將使用 35% 以上的土地用於纖維生產——可以留下 1.15 億公頃土地用於保護生物多樣性。
就溫室氣體排放而言,毀林是一個雙重問題。樹木是「碳匯」:它們捕獲並吸收大氣中累積的二氧化碳。砍伐或焚燒樹木,會讓我們失去這些寶貴的碳匯,而先前儲存的累積二氧化碳則會被釋放到大氣中。
在談到與時尚產業相關的森林砍伐和土地使用,有兩個突出的例子:
- 粘膠纖維是一種以木材為原料的人造纖維素纖維, 僅佔光纖市場份額的約5%⁶ 和 然而,每年有超過3億棵樹被砍伐,其中許多來自最重要的森林生態系。⁷
- 皮革雖然被認為是牛肉生產的副產品,但卻是一種嚴格審查的原料,因為它與養牛業和森林砍伐有關。之間2001年至2015年,16% 的樹木覆蓋率損失與畜牧業有關,相當於瑞典大小的土地面積⁸。 .
製造浪費
最後,值得注意的是,紡織廢料對溫室氣體排放貢獻巨大:世界上的每一秒,相當於一輛垃圾車的紡織品被掩埋或焚燒⁹當紡織品分解時,它們會釋放甲烷(比二氧化碳危險得多的溫室氣體)。
由於時尚產業的過度生產,上述影響進一步加劇。 我們生產的時尚產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消費能力——而且問題越來越嚴重,而不是越來越好。 B到2030年, 全球服裝消費預計將成長63%¹⁰, 和一個假設服裝業照常成長,預計到 2030 年排放量將增加 42%。¹¹
循環時尚與氣候行動之間的聯繫
為了防止不可逆轉的氣候變化,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包括時尚產業的¹²,到 2030 年必須減半,且 到 2050 年,三分之二的已探明化石燃料儲量需要留在地下¹³。
我們必須立即採取行動。
時尚產業必須盡自己的一份力,尋求氣候適應型解決方案,減少或避免溫室氣體排放,同時帶來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為了 可持續發展目標(可持續發展目標),這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和 《巴黎協定》,時尚公司已經開始製定可持續發展策略。
其中包括向循環時尚系統–材料永遠不會被浪費,自然可以再生14並對產品的整個生命週期及其對地球的影響承擔責任。
以下是循環實踐如何改變當前時尚產業
當前的時尚實踐 | 理想的循環時尚實踐 |
石油可用於製造聚酯和聚醯胺等合成纖維。 | 製造原生合成纖維無需提取石油,而是回收合成纖維製成新纖維。 |
石油也用於合成染色和整理過程中使用的大多數染料和化學物質。 | 染料的製造無需提取石油,而是利用現有工業的副產品、紡織廢料、細菌和可持續種植的植物作為染料開發的基礎。 |
煤炭(最髒的能源)通常用於為鍋爐提供動力,鍋爐需要加熱水並產生染色和整理工序所需的蒸氣。 | 鍋爐不再使用煤炭。取而代之的是生物質(如木質顆粒)或農業廢棄物。 |
骯髒能源透過當地電網為工廠供電。 | 工廠使用的電力不再依賴污染能源,而是使用太陽能、風能、地熱能和水能等再生能源。 |
石油用於製造塑膠包裝,如塑膠袋、衣架和其他配件。 | 塑膠包裝的生產不提取石油,而是減少包裝用量,採用低影響、可再生或可回收材料製成,可重複使用多次。 |
汽油用於船舶材料以及從製造商到倉庫、零售商和消費者的產品。 | 為了方便本地製造和銷售,我們盡量減少運輸量,並開發更輕的包裝以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再生能源用於航運。 |
骯髒能源被用來照顧我們的衣服洗滌和烘乾,使用當地電網。 | 我們更有意識地照顧我們的衣服:只在需要時洗衣服,盡可能使用低溫洗滌,喜歡晾乾而不是烘乾。 電力供應不再依賴化石燃料,而是依賴再生能源。 |
砍伐森林(清理土地和砍伐樹木)用於種植纖維。樹木被用作纖維製造的原料(以纖維素漿的形式)。 | 透過纖維到纖維的回收方法,可以利用現有的紡織纖維製造新纖維,而無需依賴原生纖維。 開發其他廢棄原料的替代材料以避免依賴原始資源。 現有的廢棄纖維、紙張等纖維素原料可用於製造新的纖維素紙漿,不再依賴伐木。 |
全球每秒鐘就有相當於一垃圾車的紡織品被掩埋或焚燒。 | 紡織品不會被掩埋或焚燒。相反,紡織品會被使用和再利用,從而保留它們盡可能長時間地保存。 從而保留它們盡可能長時間地保存。 |
閱讀更多
詳情請參見我們的Redress知識港,了解更多關於可持續服裝設計和循環時尚系統。你亦可以參加 Redress 循環時裝設計課程來協助你的Redress設計大賽申請。
Institutions gathering or providing trusted data on the climate crisis:
- United Nations
- NASA
-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
- Notre Dame Global Adaptation Initiative
Global Forest Watch
Reports and Interesting articles
- UN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
- Paris Agreement
- IPCC’s Sixth Assessment Report: Climate Change 2023
- The impact of textile production and waste on the environment, in the European Union
- What is a carbon budget?
- Fashion on Climate Report by McKinsey & Company and Global Fashion Agenda, 2020
- Ten Countries at risk of climate disaster, International Rescue Committee
註腳
¹ Climate Watch, Historical GHG Emissions, 1990-2020
²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sation (WMO), 2024, Climate change and extreme weather impacts hit Asia hard
³ Apparel Impact Institute (2023), Taking Stock of Progress Against the Roadmap to Net Zero
⁴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orld Trade Statistical Review 2023
⁵ Climate watch, Historical GHG Emissions, 2021
⁶ Textile Exchange Materials Market Report, December 2023
⁷ Canopy (2024), Style shouldn’t cost the Earth
⁸ Estimating the Role of Seven Commodities in Agriculture-Linked Deforestation: Oil Palm, Soy, Cattle, Wood Fiber, Cocoa, Coffee, and Rubber, 2020,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⁹ 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 (2017), A New Textiles Economy: Redesigning Fashion’s Future
¹⁰ Global Fashion Agenda & Boston Consulting Group, Pulse of the Fashion Industry (2017)
¹¹ Apparel Impact Institute (2023), Taking Stock of Progress Against the Roadmap to Net Zero
¹² Apparel Impact Institute (2023), Taking Stock of Progress Against the Roadmap to Net Zero
¹³ World Energy Outlook 2012,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¹⁴ 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 – What is a circular economy?